稳岗位 拓渠道 扩容量 兜底线
辽宁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
今年以来,省委、省政府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,推动重大项目开工投产、重点企业竞相来辽,经济社会提速发展、外界预期明显改善,为抓好全省就业工作提供了内生动力、创造了最优环境。上半年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5.4万人,同比增长3.6%;18岁至45岁群体新就业占比稳步上升,达到65.2%,较去年年底提高3.2个百分点,全省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向好,如期实现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为抓好国家政策落实,全力巩固辽宁振兴发展的良好态势,我省出台《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进一步促发展惠民生助振兴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8月3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详解《通知》的主要内容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四方面内容呈现五大特点
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通知》整合了我省人社、教育、卫健、金融等19个部门稳岗位、拓渠道、扩容量、兜底线政策措施,共涵盖四个方面内容17条政策举措。
《通知》中,关于支持经营主体稳岗位保用工方面的政策措施有5条,其中包括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,对未裁员、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;精准提供企业用工引才服务保障,通过落实奖补政策,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品牌的优质人力资源供给作用,着力解决企业用工缺口问题;加强企业吸纳就业支持,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、登记失业青年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,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;出台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,鼓励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提升技能;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。
《通知》中,关于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有6条,包括强化就业服务供给支持,鼓励引导面向基层就业,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,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,实施2023年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,开展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。据介绍,今年省人社厅启动了全省2923家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工作,提供岗位8662个,面向应届毕业生岗位数达50%以上,还联合10部门实施了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,计划全年募集不少于2.2万个就业见习岗位。上半年,全省已募集1.5万个就业见习岗位。
针对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,我省出台了4条政策措施,一是发挥市场对加大岗位供给的牵引作用。注重发挥新兴业态、平台企业、示范项目牵引优势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做大就业“蓄水池”缓解供需不平衡压力。二是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支持体系。强化创业载体平台建设,推动创业孵化提档升级,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、失业群体创业,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服务。此外还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效应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。
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方面,主要包括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两方面。我省提出,要提供“一对一”援助举措,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不低于12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,合理统筹确定公益性岗位安置规模。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,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、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(含生育保险费)等。优化最低生活保障、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等。
据介绍,总体来看,《通知》有5个主要特点,即:最大限度发挥新一轮稳岗补贴作用,创新提出了稳岗扩岗和劳务协作专项贷款等新的金融支持措施,丰富了企业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工具;从优化劳动力人口结构端发力,提升18岁至45岁中青年群体新就业占比,增强青年求职者将辽宁作为就业优选地的导向;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支持体系,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;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;创新实施青年就业培训,着力缓解青年群体就业“结构性”矛盾,减少“摩擦性”失业现象。据预计,本轮政策释放惠企等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。
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
政策是起点,落实是关键。发布会上,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我省将继续锚定各类市场主体和重点就业群体迫切需要,全力以赴抓好政策落实,优化办事流程,最大程度释放红利。
聚焦稳定岗位强供给,通过就业政策落实有效提振市场信心,提升市场化吸纳就业能力。我省将持续以重点企业、重大项目、重大产业布局用工对接服务为核心,深度挖掘优质就业岗位。落实社会保险“缓”“降”“返”政策,充分运用“免申即享”“直补快办”等方式落实企业吸纳就业补贴政策,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,提升吸纳就业能力。
聚焦青年群体优服务,保持工作力度不减,织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。注重发挥东北地区协作吸引力,立足重大产业布局征集更多优质市场化就业岗位。大力实施青年就业见习拓展计划,为每位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荐、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。
聚焦能力提升促匹配,持续推动技能培训面向振兴发展需求。坚持以培训促就业的工作导向,引导各类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、企业必需等环节集聚。要把就业成功率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首要条件,重点提升高校毕业生等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就业能力。深入推动“工学一体化”“校企合作”培养模式,推动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过渡衔接。
聚焦整合资源重投入,着力发挥创业政策带动就业的正向刺激作用。倾注更多资源力量,培育壮大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,围绕金融、场地、培训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完备和优质的要素支持,推动创业数量质量双提升,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工作氛围。
聚焦基层运转提效能,推动实现信息政策集中,服务资源下沉。深度发掘并积极推广复制沈阳市“舒心就业”等经验做法,建设一批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。全面强化省级集中统一的信息化、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,实施就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。
聚焦兜底保障防风险,着力推动构建和谐安定的就业环境。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抓实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和兜底安置,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为落脚点推动均等化的便民就业服务,着力培育劳动者建立更加健康、积极、向上的就业理念,合理引导对未来就业的良好预期。
(辽宁日报 记者 唐佳丽)
关键词: